《富爸爸、窮爸爸》精華重點大全

《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是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於1997年出版的一本財務教育書籍,影響了幾乎全世界的人,本書在挑戰傳統的財務觀念,激發讀者的財務思維。書中作者有描述自己有兩個爸爸,分別是富爸爸以及窮爸爸,在書中兩個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傳授不同的價值觀給作者讓我們一起細緻的拆解窮人以及富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吧!
富爸爸、窮爸爸重點
- 窮人因為恐懼以及慾望不斷地陷入工作、消費的迴圈,本書稱老鼠賽跑;富人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掉進老鼠賽跑的陷阱,並且不斷投資資產。
- 富人買最多的是資產。資產是擁有之後,能不斷將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窮人買最多的是負債。負債是無法幫你生錢甚至會一直拿你錢的東西。可悲的是,他們還以為自己買的是資產。
- 請不斷地投資資產,而你最大的資產是你的頭腦,其次才是其他大家熟知的工具如:股票。
- 財務知識(會計、投資、市場了解、法律)是你致富的關鍵,把它看成是一個必要的生錢萬能工具,掌握了之後,能幫助你減少投資的風險、看到更多的市場機會,並且掌握更多的致富機會。
- 窮人因為市場變化而失業;但同時富人變的更富,因為他們接受變化、學習變化、適應變化,並且從變化中發現更多機會。
- 窮人一輩子只有一項專業,在產業動盪時,只能依靠工會保護自己;富人學廣而不是學深,擁有多項技能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
- 窮人把金錢看得非常重要、害怕失去,使他們一輩子只能爲錢工作;富人把錢看成是一個工具,讓錢為他們生更多錢。
我的心得
我認為這一本書的每一個觀念都非常重要。雖然我只是一個學生,但從我爸媽口中我還是聽到很多的「窮人」,以及非常少許的「富人」,而這些富人的思考態度有一些地方是跟本書相同的。
雖然作者的寫作手法有時有點誇大,但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寫照。所以我下定決心,絕對不能變成窮人,我要讓錢為我不斷地工作,同時我也希望各位也可以透過閱讀這本書,來改變各位朋友們的財務習慣。
但同時也要有獨自思考的能力,分辨本書中的那些內容是有點過於偏激的,因為我在閱讀其他人的文章後發現作者是一位為錢發瘋的狠人,曾經三次破產,但也大概只有他這一種人,才能寫出這樣子的書籍吧!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原作,自己看絕對會受益良多(比閱讀我寫的文章還多!)。
歡迎有讀過的朋友們留言自己對本書的看法!


